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油畫製作公司.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油畫製作公司. Show all posts

Aug 3, 2017

油畫相/大相製作 - 常見誤解 及 品質之重要性


中文大學學院歷任院長的油畫複製品

這個不用介紹吧。由於阿Ming幫襯不起佢,唯有同自己講: 家陣係佢幫襯我 ^_^"

跨國上市公司的電梯大堂

貨輪公司(貨輪擁有者)造給其合作伙伴的油畫

上面那些都沒問題,高質全家福當然沒難度

結婚油畫反而較易遇到難度,主因是不少新人低估了高質製作的難度與專業性,於是低估了製作時間

僱用知名攝影師拍攝留住美好一刻,萬一在「埋門一腳」誤用不理想的製作會是多麼可惜的一件事。明知故用的話,我倒沒話要說,不想因誤會而(與不理想的製作)結合,因了解(即是付過款)而分開的,就要忍忍阿Ming的長氣及牢騷,認識一下別人對大相/油畫相製作的常見誤解。正所謂 "The wise man learns from the mistakes of others."嘛

油畫相/大相製作 - 常見誤解 及 品質之重要性
大尺寸相片用途多不勝數,簡單舉例,商用方面可以佈置餐廳、辦公室,展示公司歷史及送禮給合作伙伴等;在個人用途上則是製作結婚相,家庭相、拍了自己喜歡的相片,用來佈置牆壁等等。

一張用來長期展出、供人觀賞用的大相,如果造出來不滿意,除了自己看不順眼,更隨時會失禮。當然百貨搭百客,如果是「人有我有」不求效果甚至真的看不出兩者有很明顯分別的話,我們也沒辦法說服閣下找我們或其他屬少數的高質製作公司。

這次盡量集中講油畫相

製作大相/油畫相一分錢一分貨,唯一例外是本地/內地主流市場在這方面認識較少,又難取得相關資訊,於是不少人就把廉價快速的UV/溶劑油畫說成優質高檔次油畫相,那就變成十分錢一分貨了。雖然收到實物就能見真章,只是「優質」「藝術」等字眼本質虛無不能量化。再者亦要面對現實,不是每個人都很有藝術感或審美眼光的,而你與我的身邊都必定會有這些朋友,對於他們而言UV/溶劑油畫並無不可,你硬是說他們惠顧的製作畫質有點奇怪的話,他們倒隨時會說是你要求過高而已。

相信能堅持看到這裡的人,都對品質有真正追求,亦明白每件事都有專門的學問吧,所有才會忍耐阿Ming長篇大論還未入正題。那麼,請繼續耐心忍耐一下......

Trail Studio並非甚麼大公司,但客戶多半是較有品味甚至很有品味的一群,我們間中就遇到說自己以往(又或是剛剛)製作大相/油畫「中招」的客人 - 這類客人差不多一面倒都是「結婚油畫」出問題。

遺憾的是,他們說自己不是不願花錢,只是誤以為油畫相都是差不多所以有平用平又或是從前惠顧的攝影套餐「送」的那張油畫相效果不好,掛出來看上去怪怪的(這很可能是低成本技術導致失真及布料沒質感之過),以後聽見油畫就怕怕。

「油畫相」是結婚必備,聽上去有市場於是很多人造(印開Banner易拉架的就是用UV/溶劑機的,開多個品牌是多麼容易,價格又可以比Banner易拉架定高三四倍,那你明為何更有免費速遞了吧,羊毛出自羊身上呢),但就變成「油畫相」今天在有品味人士口中的效果不好,這純粹是因市場上易找到的大量低檔產品而產生的誤解。以我們所知,我們這類以giclee art print技術製作的油畫,即使是收費數萬元的知名攝影師,他們一般都是向客戶另收"upgrade"費用的,而且部分更收費不菲。

遺憾中的遺憾,是一些快要結婚的客人,由於認為先前造出來的一張油畫效果很差又或甩了期臨時求救,但我們或其他(同屬少數)專營有質素製作的公司根本就幫不了手 - 做好東西是要時間的。順便奉勸大家一句,有時間限制的話,考慮「團購」油畫優惠時更要小心(有客戶求救所以我們知道),因「團購」而同時間接了很多訂單時是會做不切的,便有甩期的危險。

事實上亦曾有團購網站提出跟Trail Studio合作,提議我們先把定價提高再打折 - 可我們提供的是專業及貨真價實的服務,我們不時有來自大型機構/知名人士的工作,這種銷售手法當然不適合我們。我們更遇過本身任職信用卡機構的私人客戶,她非常滿意我們的出品及認為有合作潛力去攪信用卡客戶專享服務,那是個很吸引的提議,但我們這類花時間去製作的工藝是無法在同時間收集大量訂單並鎖定出貨期的。又快又平的「團購」都甩期,更何況是精工製作? 只能無奈拒絕。其實真正的高成本手工製品並不是工廠流水作業的產品,沒有薄利多銷這回事,肯用「團購」這招的,自行想像一下是甚麼貨色。

講太遠了,終於返回正題,一直以來都常有客戶大吐苦水說從前訂購過不滿意的製作,分享一下他們的常見「出事位」讓大家有所警惕吧 (哈,其實之前的段落是可以「飛」的):

1. 低估自己的審美眼光。
所謂「普普通通」的廉價製品的失真度可以很高(色彩層次不足及墨點粗大),裝裱或包裝亦可以很馬虎,不少較有品味的客戶,提起廉價製品便即有看不順眼甚或中伏之感。使用廉價方式製作長期觀賞(短則幾年, 即千日以上)但又看不順眼的相片,卻連一晚稍好的晚餐費用也省不到(更間中會有客人氣得要轉用我們代為重製,即要另外花錢),細想絕不化算。

2. 客戶預留太少時間。
我們與客人同樣想盡快起貨,越快起貨我們才越能承接更多工作,帶來更大利潤,但有些事情是要慢工出細貨,高質工藝製作的一大成本就是時間,並非廣告噴畫或3R/4R晒相般簡單。我們常遇到沒有預留充足時間的客戶,但我們(及其他有質素的公司)根本都幫不上忙。「快」與「平」通常掛鉤,但與「靚」無緣。聲稱特快製作很可能是廣告噴畫質素,又或最後沒有如期交貨 - 我們不時遇到別人「甩期」而求救的個案,但愛莫能助。

順帶一提,不要看輕製作大相的難度,勿誤以為做一張大相(印製及裝裱)能在數天內完成。那對於我們及其他有質素(甚至沒質素)的公司來說都是不太可能的,因一間公司不會同時只得一張訂單,而每張訂單莫說要順序先印好相片再做裝裱,就連包裝,及由工場運出鋪面也是時間。再者,客人交來的file常會出問題需要跟進,有時等待客人決定也是少則數天。總之如有意製作較高質的大尺寸相片,盡可能盡早做資料搜集及作查詢吧。

3. 不認識印相技術及品質有重大差異。
設備及物料(成本)的分別是品質差異的主因之一,設備及物料生產商有清晰定位,基本分為藝術級與廣告級兩類,差異明顯:前者重高畫質供長久欣賞;後者為走馬看花的行人提供廣告,重高速低成本而不重畫質及耐用度。使用廣告設備製作大相/油畫相在本港及內地極其常見,但不少人非但沒有說明,更常吹噓。

4. 誤以為格一下價便能用最低價買到相同產品。
不同公司的大相/油畫製作並非相同產品或服務;價格及質素會因設備、物料、工藝、專業水平等不同因素而異。就如同美式快餐店及高級餐廳的漢堡包,是不同貨色。漢堡的味道只有你本人在吃下去的一刻才清楚;但你的品味、眼光隨時都會反映在一張長久供人觀賞的大相之上。所以要花時間看清哪種製作適合自己、哪間公司可靠,而非只顧格價。

5. 誤以為因物價差異,在國內可找到高質又便宜的製作。
藝術級設備及媒體是高科技、高成本進口貨,無論是本港還是國內,較便宜及快速的製作幾乎可肯定不是此級數。而大尺寸高質相片製品,由一般速遞公司托運的外觀損壞風險很高,真正用心製作高質相片的公司是不會願意讓自己心血冒險的。而且是高成本物品,就算速遞公司肯賠償也賠不足,花心機時間重製亦很令師傅氣餒,相反低成本快速起貨的就沒有此憂慮了。

6. 沒留意公司背景/製作樣板。
大相品質確實不易依靠網頁判斷。如同我們所述的「知名/高質」等形容詞亦根本空泛,人人都在用。不過可留意製作公司的銷售說明如誇張吹噓沒理據/客戶/樣板支持便要小心;有樣板陳列或拍攝真實圖片分享(小心常見的key圖造假*),設辦公地址而非委託速遞送貨(重申一次,外觀損壞風險很高),按常理肯定有更佳保障。
*Key-由於印刷出來的實物不好看,或意圖誤導尺寸製造便宜假象,會把未經印刷的相片以軟件合成到實物相框/背景上。如果相框陰影與傢俬陰影不同、相片與相框/背景清晰度不一或連接處不自然,或相片遠比傢俬大,就要很小心。

總之,我不是想說服別人一定要用品質較好的製作,而是希望本身就想把相片造得好些的人對這行業有多些認識,從而做正確選擇今次說到這裡,也夠長氣的了,下次試試深入一點談技術性的事情吧。

Ming Lau @ Trail Studio
http://www.trailstudio.com.hk/Services/Output/Photooutput.html

May 28, 2017

香港觀鳥會「跟著港鐵去觀鳥」攝影藝術展


香港觀鳥會「跟著港鐵去觀鳥」攝影藝術展
HKBWS Go Bird Watching by MTR Photographic Art Exhibition


香港觀鳥會將於港鐵將軍澳站PopCorn商場舉行攝影藝術展。

香港觀鳥會成立於1957年,是一個旨在欣賞及保育香港鳥類及其自然生態的本地民間組織。2002年,香港觀鳥會更被認可成為一個公共性質的慈善機構。該會舉辦攝影展的一大目的,是透過攝影讓更多人關注自然生態,認真看待保育問題。

高興Trail Studio能為展覽出一分力,以我們一貫高品質印製相片及作出相關贊助。能參與慈善機構及環保組織的攝影展覽製作,讓我們有機會在自己專業範疇為社會做一些事,同時亦貫徹了當初成立高品質相片工場的信念 - 相片並不只是一個純粹的畫面,而是溝通、保存訊息的工具。而畫質優良的相片,能忠實傳達攝影訊息及藝術風格,從而讓圖片說故事、感染觀賞者。

是次展覽採用我們最高級的啞面Fine Art Paper製作。Fine Art Paper被視為archival-safe的物料,但亦能用於短期室內展覽。使用優質啞面Fine Art Paper展出作品有很多好處,例如:
1. 紙質較一般相紙厚重有質感,無需裱貼於底版也不易起縐
2. 
全啞紙面不反光,再配上我們的藝術級輸出設備,可印製出極高色彩層次、極具迫真感的相片。
3. 極有利展出於燈光變化大/光線條件惡劣/無專業佈光之場地時,作品不受反光問題困擾,讓參觀者能多角度觀賞。
4. 同樣原因,使用手機/相機內置閃光燈拍照留念也不必擔心作品畫面變白。

留意,另一種「啞面裱膜相紙」雖然也是「啞面」,但由於是塑膠面,其實是會反光的(只是散射而已),沒有上述優勢。
Fine Art Paper用於短期展覽時一般不會配上玻璃作保護,愛護展品,請勿觸摸。

「跟著港鐵去觀鳥」攝影藝術展詳情如下:

開幕禮日期:2017年6月1日 (星期四)
開幕禮時間:下午3:00至下午3:40
地點:將軍澳PopCorn一期一樓大舞台1 (將軍澳港鐵站商場)
主禮嘉賓:環境局副局長陸恭蕙太平紳士
展覽日期:2017年6月1日至9日(10am-10pm)
展覽內容:「跟著港鐵去觀鳥」攝影教育學員的作品,教育活動以市民最容易接觸的媒介-「攝影」為主題,透過視覺藝術的創意表達,讓市民表達對香港濕地保育的關愛。


Exhibition Details: 
Go Bird Watching by MTR Photographic Art Exhibition
Date: 1– 9June 2017
Time: 10:00am – 10:00pm

Venue: 1/F Atrium of PopCorn (Tseung Kwan O MTR Station)

Hong Kong Bird Watching Society 香港觀鳥會: http://www.hkbws.org.hk/

Trail Studio: http://www.trailstudio.com.hk


這是製作相片時拍攝的:


一張張很大張未裁切的藝術紙。

用慢動作,小心地把藝術紙裁成獨立的相片。處理大尺寸紙章時,要保持紙張完好沒有括花、起縐或被污染,不算容易,欲速則不達。

裁好相片後,再排好次序。

最後再檢查一次品質,並點算相片。這也是慢動作步步為營,很花時間的。一不小心弄壞相紙便前功盡廢,不是大家所想那麼容易的。

等待包裝的相片。由於每次的訂單都是不同款色尺寸的,我們根本不能大量訂製包裝物料,個別包裝時要讓製品得到合理保護,又要考慮客戶能否輕易安全地取出相片,用的功夫也不簡單呀。很有趣的,常有不少客戶大讚我們的包裝方式 :) 

Feb 22, 2017

樂施會的另一次「非洲攝影相展」@Time Square

收到通知, 樂施會將於2月24-27日(星期五六日一), 在銅鑼灣時代廣場地面展覽廳舉行「非洲攝影相展」,展覽的目的是要透過圖片說故事,介紹樂施會的工作,亦介紹非洲人如何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

展出之大相正是我們去年於另一展覽所贊助的Harman by Hahnemuhle大相。當時使用了「短期展覽裝裱方式」,如保養得宜,相信一年後作品仍大致完好吧。

順道分享一下去年Oxfam於i-square的展覽花絮。如錯過了上次的展覽而又想了解非洲的生活、看看攝影師們的高水準作品,又或感受一下高品質fine art paper 如何為攝影作品畫龍點睛,更添迫真感,就要留意是次展覽了。以我們所知是次展覽佈置會相對簡約一點。







p.s. 行有餘力的話,請支持樂施會的工作!

Fine Art Quality Photo Printing service by Trail Studio
http://www.trailstudio.com.hk/Servi…/Output/Photooutput.html
Enquiry / Ordering Email: enquiry@trailstudio.com.hk
(The large-format photos of this Oxfam's exhibition was produced and sponsored by Trail Studio)
以下是其中一位參展攝影師阿潘的blog: https://www.facebook.com/poonwainang/

May 8, 2016

在電視機上看到舊同學

是整整一年前的事情了,但仍記憶猶新:
有一次,有一位醫生找我們訂製油畫相,雙方都用了非常專業的語調、聲線來溝通 (直接講,大家都chok了少少聲線 ),一下子很難認出這位客戶是誰。慢慢,Ming開始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對方把file email過來時便肯定,果然是他!
他是Ming中學時的同窗兼羽毛球校隊戰友 - 現在是少數由香港派出去的無國界醫生,陳健華醫生。
陳醫生沒有使用facebook,時間洪流令我們失聯了一段時間,久別重逢當然要相約共膳,聽他說說無國界醫生工作。他就是淡淡然地說出一些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會有的經歷。只是,我越聽則越意識到他那件不只是件艱辛的義服工作,而是一件要千山萬水去主動乘受別人生離死別之餘,更是隨時連自己「命仔」也要輍出去的義務救援工作 -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應該就是他的想法。
最近,在公仔箱內看到了由他講解的無國界醫生籌款呼籲,特此分享一下,向陳醫生說聲佩服 及 萬事小心。


May 5, 2016

新的小米手機 - 小米5 香港發佈!


小米推出新手機, 影相非常不錯呀!

夜景掂, 少noise放大印出來都好得, 四角成像好OK! 鏡頭成像變形又控制得好! 印到大大張都有足夠sharpness! 點解阿Ming咁清楚? 因為小米5香港發佈會, 用來show-off 部新機畫質的DEMO相, 都係交由我地Trail Studio印製的嘛~ 由睇monitor到睇print-out, 對住大把時間慢慢睇清睇楚啦 :p

這輯相片是由著名中國攝影師趙嘉先生 以小米5 拍攝的。感謝策劃是次發佈會的Teresa Creation識得揀,揀我地做print out此重要一環。負責人Teresa本身是一位由美國回港工作的影像專家及計師及攝影師 (哈, 同Ming一樣都是多重身份的 ^-^v) , 當然清楚知道有要求的相片輸出工作, 其實是很專門的。

有些人可能會問, 為甚麼相片用不同角度觀賞都沒有反光的呢?
考慮到這是發佈會, 如果使用常見的光面/半光面相紙來製作這批print-out, 各路人馬在兵荒馬亂、閃燈橫飛的情況下隨時會拍出一幅幅大反光的printout回去交差, 那又如何能令讀者明白此機的真正拍攝實力? 因此, 是次的printout是採用一種很優質的不反光fine art paper來製作的。 


順帶一提, 曾有少量查詢者會認定印出來的相片是一定會反光的, (抱歉說, 別再誤以為家附近隨便找家沖晒店就能輕易做到專業品質好嗎?) 看見類似的高畫質返拍SAMPLE相後, 竟懷疑我們在KEY圖造假。我們也常見到別人的key圖。但是我們Trail Studio一向真材實料, 根本不需要, 更是懶得花時間造假 - 其實key圖也很花功夫的, 那些造假的...有頭髮的話我猜他們都不會想做癩痢吧 :p

UNWIREHK 對小米5的介紹:
http://unwire.hk/2016/04/28/xiaomi-5-hk-version-launched/mobile-phone/









Teresa Creation (是次發佈會的壽劃者)http://teresacreation.com/


The Wave (是次發佈會的場地提供者)https://www.facebook.com/thewavehongkong
(這是個很好很前衛的Workspace平台, 有志創業的設計師/攝影師不妨留意一下The Wave的服務。感謝The Wave 的Associate Director帶了小弟繞場一周參觀)


Trail Studio Professional Photo Printing & Framing Service, HK.http://www.trailstudio.com.hk/Servi…/Output/Photooutput.html
Our Scope of Service: Large Photo Printing Service, Canvas Printing Service, Fine Art Paper Printing Service, Image editing service etc.

Apr 1, 2016

樂施會「非洲‧穹蒼下的希望」攝影展 (2-10/4/2016, i-square)

分享一個我們有份參與的攝影展覽: 樂施會「非洲‧穹蒼下的希望」攝影展。

(展覽宣傳及少少製作花絮)
  • 展覽日期︰2016年4月2至10日
  • 地點︰iSQUARE國際廣場3樓 (尖沙咀彌敦道63號)
這一段是樂施會的官方介紹:
在某些情況下,非洲總是全球焦點。當人們提到饑餓、疾病、貧苦、衝突,自然聯想到非洲。其實,我們對非洲的了解,或多或少受主流媒體影響而產生偏差,甚至誤解。
非洲的石油和礦產資源豐富,自然環境得天獨厚。大部分非洲民眾熱情善良,縱然生活困難,仍努力克服挑戰,尋求美好生活。讓我們一起走進滿載生氣和希望的非洲,凝視穹蒼下、大地上最原始的土地氣息、最繽紛的色彩和自強不息的生命力。展覽中的每幀照片背後,都有生命影響生命的動人故事,都呈現非洲民眾積極、樂觀、堅毅和非凡一面。


而這一段則是我為他們製作大相時的少少感受 (寫blog很花時間, 抱歉現時工作繁多, 只能抽少少時間簡略地講講 ):

樂施會是一個非謀利慈善機構, 為確保捐款用得其所, 他們很難花費巨額金錢去製作極高品質的大相作展覽用途的。我們明白這一點,所以為類似情況設有一款既經濟又有合理畫質,適用於短期展覽的大相製作方式。

不過也老實說, 大相製作是一分錢一分貨的, 較高成本的製作才能讓相片更傳神,更能讓觀賞者有親歷其景的感受。在看過相關相片後, 我們感受到拍攝圍隊的心思及努力,以及攝影師的認真。我想,如果是出於經費的限制而只能用很低成本的方式製作大相,效果會大打折扣,減低了相片的感染力會是件憾事。於是忍不住提出了用了一個“贊助價”把相紙upgrade成一隻非常高質的fine art paper。

識貨之人會知道這類fine art paper是很貴的(雖然裝裱方式仍屬經濟方案),有點擔心令人誤會他們亂花錢,特別在此說明這次upgrade我們是成本也收不足的,他們並非那些亂花善款的機構。在合作的過程中,我很感受到他們的正能量,對自己的工作有很強的責任感,而於我而言,也一直希望「攝影」不只是單純的興趣或藝術,而同時是件能幫助別人的事情,是次正好是一個坐言起行的好機會,感謝樂施會找我們,讓我們的工作變得更有意義。

如果有留意過小弟的blog,可能會記得我提過這我們這行業在香港(或中國人社會)很不好做的。非常幸運地我們一直以來遇過不少很好的客戶們,順道在此多謝各位,是次能為此有意義的展覽出一分力,其實是靠你們支持的 :)

分享是次其中一位參展攝影師, 阿潘的BLOG: http://www.enjoy365days.blogspot.hk/

Oct 11, 2015

妥善保存照片的方法 - soft copy篇

身邊有很多朋友是在數碼單反興起時開始喜歡攝影的,直到現在單反、無反以至高質素攝影手機百花齊放,但我卻留意到多年來不少朋友對如何妥善保存相片卻沒特別認真看待,始終還是不時有朋友、甚至自己家人的寶貴相片出意外 - 消失於時間洪流之中 -_-

我會把這個問題理解成普通攝影愛好者跟專業攝影師的分別之一,但也會不時向朋友提提妥善保存照片的重要性。

照片可以是藝術、可以是分享、是証明;是感染別人的媒介,更可以是一生人的寶貴回憶! 沒有了照片,攝影根本不能成立,買甚麼靚相機靚鏡頭也枉然了,所以照片是一定要花些工夫盡量保存得長久一點的。說得更誇張: 現在覺得平平無奇的照片只要能流傳到後世,更有可能成為具重要歷史意義的偉大照片!

相片是何等偉大就先說到這裡;還是談些不會很麻煩,又能幫助到妥善保存照片的方法吧。 (這次來個soft-copy篇)

soft-copy篇
現在多數人所指的「照片」是檔案,與相紙比,好處是不會因時間而退色,又似乎不用次次花錢晒相。不過更要明白照片檔案通常是「all or nothing」,不出事自然好;萬一保存媒介突然出問題,檔案隨時「死無全屍」,毫無修復的餘地。另外,常用的JPG格式其實也有失真的可能。事實上我也不是電腦專家,我不打算叫人安裝10個防火牆、抄10個COPY再把相片放到雲端去做到100%全面保護,只是想提議一些不會太麻煩,又能大減不必要風險的習慣罷了。

* 我是PC派別人士,這裡提及的,有可能不適用於MAC。(設計師和攝影師不是都一定使用MAC吧? 誰說的!)
1. 影了相盡快把相傳入電腦誰人不懂這個道理? 寫出來是呃LIKE嗎? 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卻有很多人貪方便在相機儲了數次拍攝才一次過傳入電腦,這種懷習慣很易令自己誤以為未傳送的相片已在電腦內。雖然有些相機是有傳輸紀錄的,但如果使用多於一部電腦,仍易攪亂。
比較好的習慣應該是每次影完相都傳入電腦, 然後FORMAT CARD。
2. BACKUP備分把電腦資料備分也是無人不識,但真正實行的一般用家亦是少得可憐,多半是怕麻煩。我是從1.2MB 大FLOPPY年代開始使用電腦的的人,肯定地說現在做備分已經比從前方便太多了。
至於手機內的相,也是定期抄到電腦或NAS為妙,放上CLOUD就要很小心私隱/保安設定。直到現時為止,手機遺失/被盜/意外RESET似乎是我身邊親友遺失珍貴生活相的最大元兇。 (記得定期幫家裡長輩的智能電話做backup呀!)
以下是一些BACKUP建議:
- BACKUP方式有很多;把相片抄到NAS/EXTERNAL HARDDISK可能是最方便又最合成本效益的做法
- 當中有些不算很貴的NAS產品由雙/多HARDDISK組成,如果以RAID1運行,能把一份資料同時抄到兩個不同的HARDDISK(MIRROR IMAGE),成本較單HARDDISK高但也較可靠。
- 如果覺得BACKUP是麻煩事,要求又不是很嚴格,每隔一至兩個月才BACKUP一次也未嘗不可,起碼最多也「只是」損失這一兩個月的照片。
- 電腦雖然可以MULTI-TASKING,不過在BACKUP時,電腦要READ/WRITE 大量DATA,最好還是別用來做其他事了,尤其HEAVY LOADING的事,否則資料有機會出錯的。
- 市面有BACKUP資料專用的SOFTWARE,但如果不用這些SOFTWARE,而只是依靠FILE COPYING的動作去抄資料,抄好後緊記RIGHT CLICK 對比一下檔案數目及大小是否相符。
- 即使要移動而不是複製資料,如果是大量的,不要直接「移動」,而是要先「複製」, 對比後再刪除原資料較為穩當。
- 選擇吃飯/睡覺時才BACKUP DATA可以減低對自己的影響,但之後更加要記得對比一下檔案數目及大小是否相符。
- 不要誤以為SYNC DATA到別處等於BACKUP。 

3. 留意各種儲存媒體的保養及壽命
沒有人可以肯定儲存媒體的真正壽命,不過有些習慣可以把它們保存得更好:
- 如果是一次性的儲存媒體如CD-R, DVD-R, BLU-RAY等,燒錄後一定要寫上燒錄日期,這樣可以警惕自己定期檢查一下。
- 一次性的儲存媒體,有人說有5年/7年/10年壽命,也有人說5年也沒有。無論如何,大牌子的儲存媒體品質會可靠一點,耐用一點。
- 儲存在不受陽光照射、不太潮濕而且少灰塵的環境對媒體的壽命也很重要。
- 不要讓儲存媒體受震盪。這對HARDDISK來說當然重要,但對CD-R/DVD-R等也可能有影響,因為它們由幾層不同物料組成,日子久了會自然老化,震盪及壓力可能會加速物料互相剝離。
- NAS/EXTERNAL HARDDISK還要多加小心靜電問題。
- 如果覺得家中電壓不穩,或是住平房村屋的朋友還需要用防雷拖板接駁電腦及NAS,這樣能減少因電壓不穩及雷擊而造成敏感電子設備損害的機會。
- 燒錄CD-R/DVD等媒體時,如對保存壽命有要求,最好不要使用最高速度燒錄。此類媒體的DATA是由激光燒在碟上的坑紋產生。我從前替過兩間不同公司設計DVD GRAPHICS時,工程師都說過燒錄速度太快會使激光力量減弱,坑紋較淺,某些情況下會減低日後成功讀取DATA的機會。

4. 原檔的保留
相片檔案通常是JPG檔,好處是能把圖案透過失真的方式來壓縮(有損壓縮),壞處自然就是......使圖案失真了(廢話!!)。轉成TIFF/PSD檔保存雖沒有此問題,但實在太花時間亦太佔空間,只能用於少數特別重要的相片。
順帶一提,JPEG 在2000年左右推行了一種稱作JPG2000的格式,可支援無損壓縮,但事隔15年,此格式似乎在消費/網絡應用上不太成功(或應說是大失敗),有點遺憾。
如果要STICK WITH JPG,有些習慣注意一下也會對畫質有幫助:
- 由於JPG是有損壓縮,所以如果做PHOTO EDITING時反覆儲存、關閉、開啟、再儲存檔案多次, 失真的程度便會大增。減輕問題的方法之一是一次過完成所有EDITING才關閉檔案,另一個方法當然是用 MAXIMUM QUALITY了。
- 有些特別喜歡的相片,我做重大PHOTO EDITING前,會先SAVE一個COPY(事實上我是留RAW檔的)。這樣無論EDITING時發生甚麼偏差,也不影響原檔。而且我也試過在幾年後,不喜歡從前的相片處理手法,有原檔便可以重新處理得更好而不影響畫質。

數碼化後的攝影省了晒相錢嗎? 也是的,但對攝影有追求的話,卻又多了HARDDISK費用 >o<
咦! 開始時是想寫關於攝影的題目,寫完才驚覺我現在更像寫電腦文章!

 本文是由數年前寫過的舊文修改/更新而成。
COPYRIGHT 2015 MING LAU / TRAIL STUDIO
TRAIL STUDIO professional photo output & framing service
www.trailstudio.com.hk/
我們的工作是提供大尺寸相片裁放輸出(晒相)及裝裱服務。輸出種類包括專業相紙、油畫布製刷(油畫相)及FINE ART PAPER等。

Jun 24, 2015

Ming Lau Phonetography (2) - 手機拍攝技巧分享


客戶使用手機拍攝及用App砌成的BB/百日宴油畫相



Ming 的Photo Album,用來show不同媒體(各種相紙、藝術紙、油畫相等)的效果


上次提過要試試分享一些使用手機拍攝的小技巧。

如果希望用手機影相影得得好一些,心態是很重要的。最根本的想法是,手上的並不是一部電話,而是一部定焦相機。知道自己的「定焦相機」的特性也很重要,最基本要知道鏡頭焦距,我用的是31mm(4:3時)。廠商網頁沒特別寫明的話可去 http://connect.dpreview.com/ 看看有沒有資料。

大家都會對手機拍攝出來的畫質沒甚期待,於是很多人就會抱「電話又不是相機,求其啦!」的心態。只是求其的攝影不能稱得上是興趣或藝術,何況現在不少電話的相片畫質並沒有人們所說那麼差。

手機與真正相機的確會有距離,但大多數人只是拍來放放縮圖上網又或晒晒4R相,其實未用盡手機的畫質(這裡主要指解像度)。我們有些客戶會交些手機相過來造大相,對不少人而言尺寸達16X12"也有OK的效果。

例如最上圖是一張為客戶製作的無框油畫相,檔案是使用手機拍攝後再用Apps砌的,由於是9張相砌成,所以無框油畫造得更大也沒問題(這張「只」是24 x 16")。之後那張圖是我的A4相簿,而且是用來給專業攝影師客戶參考紙質及輸出質素的樣板相簿。部分相片(圖中這些)是手機相來的,好像沒有人提出過疑問。當然這又要多謝一下SONY Z series的高解像度。

無論如何,認真看待攝影的話,只要拿著能拍攝的工具,不管好壞亦會很自然想辦法去盡用,因為目的就是想把一些有趣的事物拍下,而不是去使用某某器材。

就以相片來做例子,分享一些心得:

1. 利用電話的高機動性
- 在街上遇到突發的景象,從褲袋取出電話似乎比從背包抽出大大部相機快。作為攝影人,相機apps的icon當然要放在最方便,能單手按到的地方。我亦不使用花巧的拍攝apps,因為這類apps的啟動時間通常比內置相機app慢。

2. 利用手機鏡頭細小的特性
- 電話拍出來的影像較相機差的一大原因是SENSOR較細小,但也不是完無好處的。由於連帶鏡頭也細小,能透過鐵網/欄柵間的細小空隙拍攝,亦能很貼近玻璃/鏡來拍。
貼在玻璃幕牆近乎垂直拍攝 (如有反光可用手遮檔一下)

貼在玻璃幕牆拍攝倒影

3. 避免電話dynamic range (曝光寬容度)低的畫面
- DR是指sensor能拍攝由最暗到最明亮而未出現死白/死黑 (有色彩資訊) 的感光範圍。一般來說,手機用的細sensor DR較大sensor低,唯有盡量避免反差過大的場景。如避不開, 可考慮放棄 光/暗其中一邊的細節,例如拍剪影便是放棄了暗位細節去換取 (留意指攝時要做曝光補償,因事後未必救得回高光細節)。




4. 多利用方向性光源
- 這一點本身就對攝影很重要,而細sensor DR較低亦代表影像的層次感較低,影像較不真實。如果能更注意方向性光源照在事物上所產生的立體感,就可隱藏一下DR低的問題,使影像看起來更真實。


5. 拍攝前留意鏡頭是否清潔,亦可用手充當「遮光罩」
- 電話鏡頭因無保護蓋而易沾油脂、灰塵,拍出來會有種朦朦朧朧的感覺。尤其當有眩光/強光時問題說更大了。大家未必會為電話袋鏡頭布,但也不應用紙巾去抹,因紙巾的纖維較粗糙,易刮花鏡頭。貪方便用手指抹的話要留意手指不吸油脂,順著某一個方向抹很易出現線形的眩光(見下圖),在鏡頭上旋轉地抹會好一些。當畫面出眩光的話用手擋擋,可大大減低問題。
剛好有張「衰o左」的相片作反面教材 (環境太光,拍攝時看不清楚螢幕 @_@ )

6. 拍一些拿著大相機不會想到要拍的題材 / 做些攝影實驗
- 是甚麼題材就因人而異,要發揮創意。於我來說是在忙著(或享受著)其他事情時,不能騰出雙手從袋中抽出相機去拍的題材。
聖誕節時買了一瓶氣酒邊行邊喝,飲完後拿著酒瓶,忽然想透過攝影表達酒醉的感覺。於是一手拿瓶一手拿手機,對準瓶口透過酒瓶拍攝聖誕燈飾。

下雨,覺得暗暗的燈光透射水點產生了一種寂寞的情調。但拿著雨傘又騰不出雙手在背包取相機,於是使用手機拍攝。

7. 不要過於依賴手機Apps來執相
- 手機影完相即用Apps執即share出去這招徹底打敗了DC仔。但如果有要求,手機Apps不一定用得過,原因不一定在於Apps本身,而是手機螢幕及環境光度的配合很易影響判斷。

(這裡有點technical) 一般電腦/手機螢幕的色彩/光暗/反差通常不準確。電腦可使用專業的色彩校準儀器去校正,手機則不能。一大原因是手機隨時隨地拿上手用,環境光(不論是色溫還是亮度)隨時變化。簡單舉例,在室內「準」了,帶到室外又會太暗。因此手機的光暗/顏色等,參考價值不大,要認真的話還是乖乖把相過到電腦再作修改吧。

還是要推介一個心水的Free Android App,叫 Photo Editor by dev.macgyver, 功能非常全面。

8. 定期BACKUP
- 很多人影了相,存在手機了事。但我就聽過有不同朋友壞手機或手機被盜而遺失珍貴相片,花點錢能買部新手機,但回憶就買不回來了。所以一定要定期留一份COPY在電腦!

再添幾張相:





Trail Studio
專業設計、攝影及影像服務 (影像處理/大相/油畫製作)
website http://www.trailstudio.com.hk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Trail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