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照片保存.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照片保存. Show all posts

Oct 11, 2015

妥善保存照片的方法 - soft copy篇

身邊有很多朋友是在數碼單反興起時開始喜歡攝影的,直到現在單反、無反以至高質素攝影手機百花齊放,但我卻留意到多年來不少朋友對如何妥善保存相片卻沒特別認真看待,始終還是不時有朋友、甚至自己家人的寶貴相片出意外 - 消失於時間洪流之中 -_-

我會把這個問題理解成普通攝影愛好者跟專業攝影師的分別之一,但也會不時向朋友提提妥善保存照片的重要性。

照片可以是藝術、可以是分享、是証明;是感染別人的媒介,更可以是一生人的寶貴回憶! 沒有了照片,攝影根本不能成立,買甚麼靚相機靚鏡頭也枉然了,所以照片是一定要花些工夫盡量保存得長久一點的。說得更誇張: 現在覺得平平無奇的照片只要能流傳到後世,更有可能成為具重要歷史意義的偉大照片!

相片是何等偉大就先說到這裡;還是談些不會很麻煩,又能幫助到妥善保存照片的方法吧。 (這次來個soft-copy篇)

soft-copy篇
現在多數人所指的「照片」是檔案,與相紙比,好處是不會因時間而退色,又似乎不用次次花錢晒相。不過更要明白照片檔案通常是「all or nothing」,不出事自然好;萬一保存媒介突然出問題,檔案隨時「死無全屍」,毫無修復的餘地。另外,常用的JPG格式其實也有失真的可能。事實上我也不是電腦專家,我不打算叫人安裝10個防火牆、抄10個COPY再把相片放到雲端去做到100%全面保護,只是想提議一些不會太麻煩,又能大減不必要風險的習慣罷了。

* 我是PC派別人士,這裡提及的,有可能不適用於MAC。(設計師和攝影師不是都一定使用MAC吧? 誰說的!)
1. 影了相盡快把相傳入電腦誰人不懂這個道理? 寫出來是呃LIKE嗎? 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卻有很多人貪方便在相機儲了數次拍攝才一次過傳入電腦,這種懷習慣很易令自己誤以為未傳送的相片已在電腦內。雖然有些相機是有傳輸紀錄的,但如果使用多於一部電腦,仍易攪亂。
比較好的習慣應該是每次影完相都傳入電腦, 然後FORMAT CARD。
2. BACKUP備分把電腦資料備分也是無人不識,但真正實行的一般用家亦是少得可憐,多半是怕麻煩。我是從1.2MB 大FLOPPY年代開始使用電腦的的人,肯定地說現在做備分已經比從前方便太多了。
至於手機內的相,也是定期抄到電腦或NAS為妙,放上CLOUD就要很小心私隱/保安設定。直到現時為止,手機遺失/被盜/意外RESET似乎是我身邊親友遺失珍貴生活相的最大元兇。 (記得定期幫家裡長輩的智能電話做backup呀!)
以下是一些BACKUP建議:
- BACKUP方式有很多;把相片抄到NAS/EXTERNAL HARDDISK可能是最方便又最合成本效益的做法
- 當中有些不算很貴的NAS產品由雙/多HARDDISK組成,如果以RAID1運行,能把一份資料同時抄到兩個不同的HARDDISK(MIRROR IMAGE),成本較單HARDDISK高但也較可靠。
- 如果覺得BACKUP是麻煩事,要求又不是很嚴格,每隔一至兩個月才BACKUP一次也未嘗不可,起碼最多也「只是」損失這一兩個月的照片。
- 電腦雖然可以MULTI-TASKING,不過在BACKUP時,電腦要READ/WRITE 大量DATA,最好還是別用來做其他事了,尤其HEAVY LOADING的事,否則資料有機會出錯的。
- 市面有BACKUP資料專用的SOFTWARE,但如果不用這些SOFTWARE,而只是依靠FILE COPYING的動作去抄資料,抄好後緊記RIGHT CLICK 對比一下檔案數目及大小是否相符。
- 即使要移動而不是複製資料,如果是大量的,不要直接「移動」,而是要先「複製」, 對比後再刪除原資料較為穩當。
- 選擇吃飯/睡覺時才BACKUP DATA可以減低對自己的影響,但之後更加要記得對比一下檔案數目及大小是否相符。
- 不要誤以為SYNC DATA到別處等於BACKUP。 

3. 留意各種儲存媒體的保養及壽命
沒有人可以肯定儲存媒體的真正壽命,不過有些習慣可以把它們保存得更好:
- 如果是一次性的儲存媒體如CD-R, DVD-R, BLU-RAY等,燒錄後一定要寫上燒錄日期,這樣可以警惕自己定期檢查一下。
- 一次性的儲存媒體,有人說有5年/7年/10年壽命,也有人說5年也沒有。無論如何,大牌子的儲存媒體品質會可靠一點,耐用一點。
- 儲存在不受陽光照射、不太潮濕而且少灰塵的環境對媒體的壽命也很重要。
- 不要讓儲存媒體受震盪。這對HARDDISK來說當然重要,但對CD-R/DVD-R等也可能有影響,因為它們由幾層不同物料組成,日子久了會自然老化,震盪及壓力可能會加速物料互相剝離。
- NAS/EXTERNAL HARDDISK還要多加小心靜電問題。
- 如果覺得家中電壓不穩,或是住平房村屋的朋友還需要用防雷拖板接駁電腦及NAS,這樣能減少因電壓不穩及雷擊而造成敏感電子設備損害的機會。
- 燒錄CD-R/DVD等媒體時,如對保存壽命有要求,最好不要使用最高速度燒錄。此類媒體的DATA是由激光燒在碟上的坑紋產生。我從前替過兩間不同公司設計DVD GRAPHICS時,工程師都說過燒錄速度太快會使激光力量減弱,坑紋較淺,某些情況下會減低日後成功讀取DATA的機會。

4. 原檔的保留
相片檔案通常是JPG檔,好處是能把圖案透過失真的方式來壓縮(有損壓縮),壞處自然就是......使圖案失真了(廢話!!)。轉成TIFF/PSD檔保存雖沒有此問題,但實在太花時間亦太佔空間,只能用於少數特別重要的相片。
順帶一提,JPEG 在2000年左右推行了一種稱作JPG2000的格式,可支援無損壓縮,但事隔15年,此格式似乎在消費/網絡應用上不太成功(或應說是大失敗),有點遺憾。
如果要STICK WITH JPG,有些習慣注意一下也會對畫質有幫助:
- 由於JPG是有損壓縮,所以如果做PHOTO EDITING時反覆儲存、關閉、開啟、再儲存檔案多次, 失真的程度便會大增。減輕問題的方法之一是一次過完成所有EDITING才關閉檔案,另一個方法當然是用 MAXIMUM QUALITY了。
- 有些特別喜歡的相片,我做重大PHOTO EDITING前,會先SAVE一個COPY(事實上我是留RAW檔的)。這樣無論EDITING時發生甚麼偏差,也不影響原檔。而且我也試過在幾年後,不喜歡從前的相片處理手法,有原檔便可以重新處理得更好而不影響畫質。

數碼化後的攝影省了晒相錢嗎? 也是的,但對攝影有追求的話,卻又多了HARDDISK費用 >o<
咦! 開始時是想寫關於攝影的題目,寫完才驚覺我現在更像寫電腦文章!

 本文是由數年前寫過的舊文修改/更新而成。
COPYRIGHT 2015 MING LAU / TRAIL STUDIO
TRAIL STUDIO professional photo output & framing service
www.trailstudio.com.hk/
我們的工作是提供大尺寸相片裁放輸出(晒相)及裝裱服務。輸出種類包括專業相紙、油畫布製刷(油畫相)及FINE ART PAPER等。

Oct 30, 2012

妥善保存照片的方法 - hard copy篇



賣廣告時間先行模式

Trail Studio
照片及油畫相輸出服務(適用於結婚相/家庭相/風景相/黑白相,以及電腦繪畫等等)
http://www.trailstudio.com.hk/Services/Output/Photooutput.html

照片/油畫相輸出服務FACEBOOK ALBUM: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04946249589313.72448.203411209742818&type=1
Hard copy篇正文:

雖然公事較繁忙,但上次寫完「妥善保存照片的方法 - soft copy」,已說過要再寫hard copy篇,所以總得抽些時間完成這件事,不過真的很花時間。

"Photography"
一字出現於1839(早於1839年前便已有零星利用感光物質的記載);而電腦只出現了數十年,電腦檔案稱為soft copy, 列印出來的稱作hard copy。用"hard copy"去形容早於電腦時代的產物,個人覺得有些本末倒置,甚至有失其本質。不過時移世易,hard copy似乎最能簡易說出我指的相片並非電腦檔案。

把一個影像""到一張相紙( 或其他媒體, 如布料) 的技術主要分兩大類: 顯影 打印,兩大類各自可再細分成更多類,相片耐久度與保存方法各有偏差,很難詳述,不過有些大原則基本上是共通的, 注意一下便可把相片保存得更久。

1.
一般注意事項:
避免陽光/強光照射
-
紫外線面(UV)會令相片褪色,是相片的強敵。如果把相片展示出來,應留意不要放在受強光直接照射到的地方。如果把照片放在明亮窗邊,就算不受直接照射久,其實也會有強烈的反射光,也易退色。
-
市面有抗UV的玻璃/相片保護油,能加強對UV的保護,但不能視作絕對的保護。
-
這把相片展示出來無非是想點綴環境,要把相片展示在陰暗處實在沒意思! 所以建議好好保存原相,展示COPY,如壞了再弄過一張出來便可以了。
-
留意一般家用DYE INKJET PRINTER 打印防水相紙(MICRO-POROUS PHOTO PAPER),抗褪色能力很弱。

避免水份/潮濕
-
潮濕易令相片/相框/相簿/底片發霉,黑白銀鹽又可能會氧化。住高樓的話此問題應該不會很大,但住山邊平房濕氣可能很重,收藏相片的箱子應放些有效的防潮珠,定時更換。不過不要使用GEL狀的防潮包或樟腦等防蟲劑,因為有些化學成份揮發了有機會使相片褪色甚至表面變質,GEL也有漏出的風險(我領教過了)。
-
留意一般家用DYE INKJET PRINTER 打印在聲稱可長久保存的相紙(SWELLABLE PHOTO PAPER),通常不防水,抗潮濕能力很弱。

避免油煙、酸性或其他揮發性化學品
-
氣體無孔不入,油煙佔到了相片表面沒法清理,揮發性化學品(如樟腦)佔到了相片表面更會產生化學作用,日久可能會令相片褪色甚至表面變質。
-
如要把相片展示在廚房(或近開放式廚房),最好把相框背後的隙縫也用膠紙封好,免強可減少油煙入侵。相框面用玻璃,不要用膠片,因為膠片多半易刮花,不能承受清理油煙的粗重功夫。
-
油畫相(沒有玻璃) 應避免放在有油煙的地方。

2.
相紙裝相框注意事項
- 相紙裝進相框,要保存得長久,第一件事是要造一個紙框(OVER MAT/ WINDOW MAT)分隔相紙與玻璃。否則兩者易互相黏貼損壞。
-
由於相紙軟身,有些人會選擇用DRY MOUNT (熱力或噴膠)把相紙貼實於卡板(UNDER MAT)上再裝進相框,不過我個人支持用T-HINGE的方法。看過一些研究,高熱或多或少會使相片顏色產生變化,而且貼實在卡板上,日後不便重裱。T-HINGE是用縐紋膠紙把相片頂部固定,廣為藝術館/博物館採用,如外框/背板損壞,此法能輕易拆除重新裝裱相片。不過濕氣重的話,有些相片裝裱後可能會不夠平整,因此建議相片要預留一條不太幼的白邊,有助紙框壓實相片邊又不會遮住影像(這就是我們的相片輸出服務有"1吋白邊"選擇的原因)。
- 如相框有一定重量,
掛相框盡不要用頂部框條受力,而要用兩側框條拉鐵線。否則日子久了,相框變形入塵事少;頂部框條承受不了重量,相框解體掉下來,玻璃四散事大。

- 如擔心安全問題,可考慮如使用膠片代替玻璃,缺點是較易刮花不耐用,沒有玻璃般平直的表面。打理時用軟的雞毛掃輕掃便可以了。

3.油畫相注意事項
油畫相輕身,又沒有玻璃,比起相紙加相框,更受一般家庭歡迎,如果保養妥當可以很耐久,但如不注意保養則很易損壞。
油畫相源自油畫藝術,傳統裝裱方法是把油畫布拉直,釘在木框上。清潔油畫/油畫相時,切勿大力抹/按壓表面,否則很易把布料拉伸甚至造成破損。油畫相壞了還好可以花錢再造一張(再提一提保留原想很重要),如果那張是畢卡索油畫真跡,那便欲哭無淚了!
如果是包框油畫( GALLERY WRAP,油畫布包在木架外面), 四角的保養非常重要。油畫也好,油畫相也好,甚至耐磨牛仔褲也好,布料本質就是遠不及相框耐磨,如在尖角的地方用力抹,實在很易磨損掉色。

總體來說,如要清潔油畫相,用軟的雞毛掃輕掃便可以了。
- 如家中有油畫/油畫相,要提醒家務助理小心清潔,及教導小朋友不要「貪得意」按壓表面。


4.
相簿注意事項
見過有些舊相簿使用PVC膠料,這種東西易與相片產生化學反應,一來會互相沾粘,二來易使相片褪色,如有發現應立即更換相簿。
有些標榜使用無酸材質的相簿,價錢較貴,但理論上可減低相片褪色的機會。
前面已提過,要避免潮濕,但不應與樟腦等防蟲劑有大量接觸。
如果是結婚相簿一類訂製的相簿,有些攝影公司會要求客人加費加一層UV膜。加費是否合理不在此討論 (p.s. 如找我們拍照,我們會盡可能一開始便把各項可預期的收費列得清清楚楚),但是UV膜我還是建議加上,一來防刮花,二來可防止頁與頁互相黏住,生生世世永不分離(哈哈,幸福的婚姻!)。如不加UV膜,最少也要找些雪梨紙隔開每一頁,應可略為減低互相黏合的風險,不過就不防刮了。

5. 
過膠注意事項
有些人認為把相片過膠有利長久保存,但我自己不支持過膠,一來要看膠料/過膠機好不好(如膠料不好相片會更快褪色),二來也使相片受過高熱,可能減低耐久度,三來多了一層膠料會降低相片清晰度,過了膠亦不可"UNDO"
個人建議重要相片,應該多印一個COPY來過膠,原相另行好好保存。

說到最後,原來自己說得最多的,就是"展示COPY,原相另行好好保存。"


Trail Studio
專業設計、攝影及影像服務 (大相/油畫相製作)
website http://www.trailstudio.com.hk

Sep 5, 2012

妥善保存照片的方法 - soft copy篇

妥善保存照片的方法 - soft copy篇, Harddisk


Trail Studio
專業設計、攝影及影像服務 (大相/油畫相製作)
website http://www.trailstudio.com.hk


早幾年數碼單反價錢普及化,一下子多了大批攝影新力軍,我身邊很多朋友都在這時開始喜歡拍照,但對如何妥善保存相片則沒認真看待。我把這個現象理解成專業與非專業攝影的分別之一,也會不時向朋友提提妥善保存照片的重要性。不過始終還是不時有朋友、甚至自己家人的寶貴相片出意外。

照片是用來做甚麼的? 照片可以是藝術、可以是分享、是証明;是感染別人的媒介,更可以是一生人的保貴回憶! 沒有了照片,攝影根本不能成立,買甚麼靚相機靚鏡頭也枉然了,所以照片是一定要花些功夫盡量保存得長久一點的。現在覺得平平無奇的照片只要能留存到後世,更有可能成為具歷史意義的偉大照片。

感受說到這裡;談些不會很麻煩,又能幫助妥善保存照片的方法吧。 (這次先來個soft-copy篇)


soft-copy篇
現在多數人所指的「照片」是檔案,與相紙比,好處是不會因時間而退色,又似乎不用次次花錢晒相。不過更要明白照片檔案通常是「all or nothing」,不出事自然好;萬一保存突然出問題,檔案隨時死無全屍,毫無修復的餘地。另外,常用的JPG格式其實也有失真的可能。我不想叫人安裝10個防火牆、抄10個COPY再把相片放到雲端去做到100%全面保護,只是想提議一些不會太麻煩,又能大減不必要風險的習慣罷了。

* 我是PC派別人士,這裡提及的,有可能不適用於MAC。(設計師和攝影師不是都一定使用MAC吧? 誰說的!)

1. BACKUP備分
把資料備分無人不識,但真正實行的一般用家少得可憐,多半是怕麻煩。我是從1.2MB 大FLOPPY走到現在的人,肯定地說現在做備分已經比從前方便太多了。
以下是一些建議:
- BACKUP方式有很多,發展到現在使用EXTERNAL HARDDISK是最方便又最合成本效益的做法。
- 當中有些產品由雙HARDDISK組成,如果以RAID1運行,能把一份資料同時抄到兩個不同的HARDDISK(MIRROR IMAGE),成本較高但也較可靠。
- 如果覺得BACKUP是麻煩事,要求又不是很嚴格,每隔一至兩個月才BACKUP一次也未嘗不可,起碼最多也「只是」損失這一兩個月的照片。
- 電腦雖然可以MULTI-TASKING,不過當電腦READ/WRITE 大量DATA時,最好別用來做其他事,尤其HEAVY LOADING的事,其實很易出錯。
- 市面有BACKUP資料專用的SOFTWARE,但如果不用這些SOFTWARE,而只是依靠FILE COPYING的動作去抄資料,抄好後緊記RIGHT CLICK 對比一下檔案數目及大小是否相符。
- 即使要移動而不是複製資料,如果是大量的,不要直接「移動」,而是要先「複製」, 對比後再刪除原資料較為穩當。
- 選擇吃飯/睡覺時才BACKUP DATA可以減低對自己的影響,但之後記得對比一下檔案數目及大小是否相符。

2. 留意各種儲存媒體的保養及壽命
沒有人可以肯定儲存媒體的真正壽命,不過有些習慣可以把它們保存得更好:
- 如果是一次性的儲存媒體如CD-R, DVD-R, BLU-RAY等,燒錄後一定要寫上燒錄日期,這樣可以警惕自己定期檢查一下。
- 一次性的儲存媒體,有人說有5年/7年/10年壽命,也有人說5年也沒有。無論如何,大牌子的儲存媒體品質會可靠一點,耐用一點。
- 儲存在不受陽光照射、不太潮濕而且少灰塵的環境對媒體的壽命也很重要。
- 不要讓儲存媒體受震盪。這對HARDDISK來說當然重要,但對CD-R/DVD-R等也可能有影響,因為它們由幾層不同物料組成,日子久了會自然老化,加上震盪可能會加速物料互相剝離。
- HARDDISK還要多加小心靜電問題。
- 如果覺得家中電壓不穩,或是住平房村屋的朋友還需要用防雷拖板接駁電腦及HARDDISK,這樣能減少因電壓不穩及雷擊而造成敏感電子設備損害的機會。
- 燒錄CD-R/DVD等媒體時,如對保存壽命有要求,最好不要使用最高速度燒錄。此類媒體的DATA是由激光燒在碟上的坑紋產生。從前替過兩間公司設計DVD GRAPHICS,工程師說過燒錄速度太快會使激光力量減弱,坑紋較淺,某些情況下會減低日後成功讀取DATA的機會。

3. 原檔的保留
相片檔案通常是JPG檔,好處是能把圖案透過失真的方式來壓縮(有損壓縮),壞處自然就是......使圖案失真了。順帶一提,JPEG 在2000年左右推行了一種稱作JPG2000的格式,可支援無損壓縮,但事隔12年,似乎在消費/網絡應用上不太成功。
- 由於JPG是有損壓縮,所以如果做PHOTO EDITING 反覆儲存了多次, 失真的程度便會大增。減輕問題的方法之一是一次過完成所有EDITING才關閉檔案,另一個方法當然是用 MAXIMUM QUALITY了。
- 有些特別喜歡的相片,我做重大PHOTO EDITING前,會先SAVE一個COPY。這樣無論EDITING時發生甚麼偏差,也不影響原檔;而且我也試過在幾年後,不喜歡從前的相片處理手法,有原檔便可以重新處理得更好了。

咦! 開始時是興攝影有關的題目,寫完才驚覺我現在更像電腦專家!

ANYWAY,又是賣廣告時間;下次繼續寫HARD-COPY篇。

Trail Studio的照片輸出服務:
http://www.trailstudio.com.hk/Services/Output/Photooutput.html

照片修復服務:
http://www.trailstudio.com.hk/Services/Output/Photoretouch.html


P.S. 上圖用來做修圖示範的,其實正是很久很久以前,我本人小時候拿著玩具相機的照片呢!
對於我來說,媽媽就是最偉大的攝影師了! 爸爸當然也是另一位最偉大的攝影師,不過呢,媽媽的構圖功力一向比爸爸強很多,所以我敢肯定這張相是媽媽拍的!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