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EPL3.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EPL3. Show all posts

Jun 14, 2012

婚禮攝影 - OLYMPUS PEN LITE

Trail Studio
專業設計、攝影及影像服務 (大相/油畫相製作)
website http://www.trailstudio.com.hk


在先前的網誌提過Olympus E-PL3的一些用後感,現在貪新鮮來次實戰,用PEN拍攝婚禮(其實回想一下,己是半年前的事了,時間過得實在太快)。

婚禮拍攝的話,使用常規器材(我是用CANON SYSTEM的)——DSLR加上兩三支鏡頭再加上閃光燈,通常最少重3-4公斤,工作十五六個小時毫無疑問是件耗費大量精神體力的事。雖然Pen Lite 不是專業級別的相機,然而拿來拍攝,感覺實在輕鬆寫意得多,是種享受,快樂攝影「名不虛傳」。

拍攝器才: OLYMPUS E-PL3,鏡頭是14-42 f3.5-5.6 IIR (KIT-LENS)及MZD 45 f1.8,沒有安裝閃光燈。

由於沒有閃光燈,拍攝時只能被動地使用現場光,隨機應變吧!
完全依賴失控的現場光的感覺非常被動,室內環境暗快門常常不足,而不受控的陰影落在面上的效果也不會好。但也有一個好處,拍出來的現場氣氛很足夠。

PEN的機身防手震設計其實非常了得,只可惜對著會動的人物發揮不了作用,於是除了高ISO,便要依賴大光圈鏡頭。這次拍攝有多半也是使用MZD 45 f1.8,等效焦距為90mm,作為主要鏡頭在狹窄而人多擠迫的環境實在不算得上好用,幸好Pen Lite 機身小巧靈活而且有反mon方便取景,加上易於單手操作等特性其實可輕易補足鏡頭的局限,而且新Pen Lite的對焦速度也不是浪得虛名,雖然與傳統DSLR對焦方式仍有差距,但拍攝婚禮還算實用。

我這次除了使用MZD 45 f1.8,其餘時間就是把KIT LENS 當成 14mm f3.5定焦鏡使用。因為KIT LENS變焦後光圈會遞減,現場光源不足又要拍攝活動人物的話,光圈再小便很免強。

這部Pen只是玩玩性質,平常工作當然也是用DSLR,而我暫時沒打算把太多金錢花在M4/3系列,但如果手頭上擁有足夠大光圈鏡頭,此系統的潛力便能充分發揮。

ILC相機在消費市場已對DSLR構成重大威脅,以PEN來說,個人覺得SENSOR像素暫時仍然局限了部份專業用途。但如果新相機OM-D的SENSOR能套到小巧的PEN機身上,對DSLR的威脅則更大了!

P.S. (12/9/2012) 近日才發現一些查詢報價留言被自動移到雜件箱,因此未能發現/回覆,抱歉。如需聯絡本人查詢設計、攝影及影像服務,請移玉步到訪www.trailstudio.com.hk 謝謝!


















Apr 12, 2012

第3代 Olympus Pen

Olympus Pen Lite, E-PL3, ILC, MIRRORLESS CAMERA



Trail Studio
專業設計、攝影及影像服務 (大相/油畫相製作)



開始前先補充一下: 標題的「第3代」只是DIGITAL化的第3代,而真正的第一代PEN菲林機其實是半個世紀前的產物,而且已經歷很多代了。說起來,用M4/3 SENSOR計算焦距要X2,聯想一下像有從前半格菲林PEN的感覺。

OLYMPUS 發售新系列PEN相機已是半年多前的事了,當時便買了E-PL3連MZD 45mm f1.8鏡頭。新一代PEN給我的感覺不錯,只是公工作有點忙,現在才拾起心情跟大家分享。

還記得兩三年前當Panasonic推出GF-1時便覺眼前一亮(見舊文http://blog.yahoo.com/minglau/articles/140027/index),而現在新PEN發售時,不同品牌的ILC (INTERCHANGABLE LENS COMPACTS)已充斥市場,搶去很多入門DSLR的客戶,反觀Panasonic自推出GF-1三年之久才再度推出真正的後繼機GX-1,實在姍姍來遲。而SONY的NEX系列則大受歡迎,現在身邊的攝影朋友多數都以NEX系列作為隨身ILC機種,我也非常喜歡,只是因應個人需要而選擇了 OLYMPUS PEN。

說起OLYMPUS,題外話,想起我第一部使用的DSLR其實是十多年前的OLYMPUSC-2500L,當時可換鏡的DSLR非常貴,C-2500L算是易於控制成本又有較高品質影像(與當年其他數碼相機比較)的絕佳選擇,不過其實用相片來輸出A4 SIZE 大小的廣告的話,有要求的人一定不會接受。

回正題,直到最新一代的PEN推出前,PEN系列給人的感覺就是對焦較慢,而且EP1/2等定價是偏貴了一點。但E-PL1由於易於使用,輕巧而且價錢大眾化,有一陣子大受歡迎,在街上總會看見有女孩子掛在頸上。新PEN的對焦速度總算大有進步,是時候買一部給Wing使用了,話雖如此,這部小東西似乎較常待在我身邊。

雖然不是科學評測,但還是可以比較三部新PEN給我的印象:

E-P3確實操控性最好,但體積較大而畫質與另外兩部機應該沒有分別,而且不便宜,如果資金不算充裕,個人覺得較適合對操作反應有高要求,或只想擁有一部相機又不想使用DSLR的朋友。

E-PL3 是中庸的機種,而且FLIP-MONITOR 是很好用的工具,非常適合用特別角度取景但又不想做太大動作的人。由於機身細小,便於腰平取景,加上頗佳的對焦速度,其實亦非常適合街拍。耍留意兩點,1. FLIP MON 只能上下FLIP, 不能左右FLIP, 拍直倒相用途不大。 2. 相機對焦速度雖快,但改SETTING還是偏慢,慢在花了時間看動畫,如果能把改SETTING的動畫取消真是天大喜訊。

E-PM1是E-PL3的直接簡化版,失去了FLIP MON及MODE DAIL,在外國售價比E-PL3便宜近一千港元,但香港行貨只便宜約五百元。雖然可以MANUAL操作,但改SETTING會慢。個人覺得最適合不想研究攝影,把PEN當作POINT & SHOOT DC用途的人士,除此以外E-PL3多出的那五百元是值得花的。

總括3部機,強項是:
1. 直接拍JPG質素頗佳,但留意最好把NOISE REDUCTION及SHARPNESS減低(否則油畫感覺可能太重)
2. 自動白平衡效果頗佳,又可選WARM TONE - OFF,這個在烏絲燈環境低下很方便
3. 對焦快
4. 選單偏排不錯,可以把強大的ADVANCE SETTINGS隱藏,方便易用
5. M4/3 SENSOR關係,鏡頭可以比APS-C造得更小巧方便(以及可愛:P)
6. 全部PEN都擁有標準HOTSHOE (此點是我沒選擇NEX3C/5N的一大原因)
7. M4/3鏡頭群的選擇在ILC中尚算齊備

弱項是:
1. M4/3 SENSOR本身尺寸偏小,成為系列的樽頸。EP系列兩三年來停留在12MPX SENOR,沒有進步(不出大相的話問題不大,但如果印13X19"A3+左右便覺吃力,尤其要把4:3 比例CROP成3:2左右的比例亦會損失像素)
2. 也是M4/3 SENSOR 特先天特性,NOISE比較多。但由於PEN擁有有效的機身防震,拍靜物時可利用較慢快門補償高ISO的不足。
3. M4/3系統的最終鏡頭成像並不完全依靠鏡頭光學去達成。變形、暗角等光學問題其實是在用家不知情下依靠數碼後製去解決(一般理解, 鏡頭貴在光學精良) 加上M4/3 鏡頭直徑細小製造成本理應較低,所以M4/3鏡頭群雖然選擇多,但性價比不算高。但公道說句,依靠數碼方式解決成像問題,亦是鏡頭比別家更小巧的原因之一。

分享一些用PEN E-PL3與MZD45mm拍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