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 16, 2020

Trail Studio專業相片輸出裝裱/藝術印刷/油畫相製作FAQ


檔案篇
1 選擇檔案印製大相時,要注意甚麼地方?
2 相片Resolution如何計算? 大相製作需要多高Resolution?
3 甚麼是相片長闊比及如何計算?
4 甚麼是「出血位」?
5 相片印出來的顏色準確嗎?

1 選擇檔案印製大相時,要注意甚麼地方?
基本要注意:
a. 檔案解像度是否足夠
b. 長闊比與輸出尺寸是否相符
c. 主體是否太過貼邊,即位於術語中的「出血位」
而較少人留意的,是要放大到「100% crop」檢查,看看有沒有走焦、手震、雜訊過多、人物表情不理想、 細光圈拍攝時sensor入塵產生暗點等問題。雖然我們公司習慣幫忙檢查並經常發現問題並提醒客戶,但這是出於工作態度而非責任,難保不會看漏眼,更不能判斷客戶是否滿意人物表情等主觀因素,因此客戶放大相片檢查才最能保障自己。說到底,無論是任何種類的印刷公司,客戶檔案的問題其實是一律由客戶自行負責的。
2 相片Resolution如何計算? 大相製作需要多高Resolution?
Resolution的單位dpi (ppi)是Dot (Pixel) Per Inch的簡寫。即每英吋有多少pixel。 舉例說一張30×20”的大相, 以72dpi為不建議但尚可接受的下限,檔案需要有(30”x72dpi)x(20”x72dpi) = 2160x1440px (310萬像素)。以很理想的300dpi計算則是(30”x300dpi)x(20”x300dpi) = 9000x6000px (5400萬像素)。
Resolution當然越高越好,但大相是用作點綴空間,除非resolution真的太低,否則大相尺寸與牆壁是否配襯才是首要考慮,為了遷就resolution而放一張太細小的相在大片空白的牆上,反而沒氣派了。遇過有些人誤認為300dpi是”標準resolution”,那是一般書刊印刷的建議resolution,低於此值的話細小文字未必能閱讀,但大相一般是在稍遠距離觀賞的,這種距離下難以察覺稍低的resolution,而更實際的問題是:以上述30×20”為例的5400萬像素,即使在數碼相機發展成熟的今天,市面大部份最新機種都未達標,再舊一些的就更不用說了,這”標準300dpi”顯然是誤解。我們處理resolution略低的個案時,一般會憑經驗,人手作適量的插值放大及銳利化處理,盡量改善效果。
如果走焦、手震、鏡頭質素欠佳導致相片模糊,resolution再高也於事無補。這類情況沒有客觀標準判斷清晰度是否可接受,我們只能在”感覺到”問題嚴重時提醒。

3 甚麼是相片長闊比及如何計算?
長闊比是相片長度與闊度比例之約簡值。例如檔案象素是2400x1600px的話,約簡後是3:2; 如果印製尺寸是24×16”(英吋),約簡後也是3:2。
一般DSLR是3:2長闊比; 中片幅、4/3 sensor、手機是4:3。我們如發現檔案與印製長闊比不同,會先讓客戶了解,並提供建議。
我們遇過多位重新製作結婚油畫的客戶,他們原先用平價/團購製作,開始時很自動化而且又平又快便起貨,但造好後除畫質不夠理想,更因長闊比不符而部分畫面被裁走,而原先的印刷商指客戶是因自己誤會選錯尺寸,恕不負責。這聽起來雖然是可歸納為客戶自已的檔案及指示問題,但同時亦反映了在製作大相前提供專業意見及與客戶溝通的重要性,不重視的話自然又平又快,但造出來不滿意又有何用?
有不少人想製作大相時,說想要A1, A2等A-scale紙的尺寸,然而A-Scale紙是為方便造紙、大量印刷及物流而制定,長闊比約4.2:3,印相肯定會產生問題,如無特別原因不建議使用。

4. 甚麼是「出血位」?
相片印刷與大量印刷的出血位的定義有微妙的分別,這裡只談前者。傳統日常自動晒相會把畫面放得比相紙大,以消除影像與紙張的對位偏差,如細心對比會發現晒相後影像邊沿不見了,這個不見了的部分是「晒相出血位」。我們giclee-printing公司在精工印製相片時一般沒有此「晒相出血位」。但裝框時,相紙邊沿會被其他組件遮掩,「見光」尺寸會細一些,這是「裝裱出血位」。有些製作方式/有些情況下有特別方法避免「裝裱出血位」,但由於會增加成本(費用)因此一般不建議 。如我們發現影像重要部分太近邊沿,「出血」後不好看,會提供建議。
正因為「裝裱出血位」,常遇到一些客人誤用舊有相框的「見光」尺寸作參考,於是量出來的尺寸往往比常用尺寸細一點,度出來不是整數(英寸)。
順帶一提,相片一般用英寸為單位,原因之一是用英寸計算長闊比時遠比cm方便、易計算得多。如果對美學有要求,遇到印大相的公司用cm作單位,就要小心是否正統高標準的相片公司 - 印易拉架的公司用既有資源開多個品牌稱聲自己是高級油畫相專家的機會不低。

5 相片印出來的顏色準確嗎?
藝術級Giclee print設備,是公認的其中一種色彩層次最高及顏色最準確、穩定的印刷設備,當然這也要配合高成本印刷媒體及專業知識才能達成。雖說準確但我們不能保証印出來會與客人的螢幕一樣,因為我們不知客人的螢幕是否準確。
較常見的情況是人們傾向把螢幕調得很光(這樣相片看上去更鮮艷奪目),但用太光的螢幕修出來的圖實際上會偏暗。有些人可能會為螢幕作色彩校準,並誤認為螢幕準確即代表印出來的相片會與螢幕一模一樣,這是不正確的概念,螢幕是發光體,而印刷品則不發光而且會受環境光影響,兩者的色域亦不同,不能期望出來的顏色完全一樣。事實上即使用相同印相設備,印在不同媒體上的色彩亦會有差異(這也關係到媒體品質及成本)。
如聽過「色彩管理」,這是把顏色在不同媒體、色域或色彩空間中轉化時收窄到合理範圍的學問,「準確」正是此合理範圍,而非完全一樣。「色彩管理」難以簡單解說,而且要小心:如果在網上看過不太有系統的資料,只要遺漏了一個半個重點,有機會完全攪錯概念。一般情況下當我們以專業判斷相片光暗超出合理範圍,會先提醒客戶,亦會提供免費的光暗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