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支是Pilot 78G, 是頗便宜的墨水筆, 筆嘴雖稍缺乏"性格", 但很順滑很好寫的)
年頭已打算寫這篇blog,但起了初稿後拖了幾趟,改了幾改,不經不覺便已年近尾聲,光陰似箭呀!
眼見不少人曾因誤解墨水筆而在使用上出問題,然後抗拒再使用,因此想分享少少經驗,讓其他人更了解墨水筆。墨水筆不是一門很有條理的學問,我猜以FAQ的形式去寫會省些工夫。有些詞匯實難找到中文,唯有沿用英文吧。
Q: 原子筆又平又方便,為甚麼仍要用墨水筆?
A: 雖然我不太喜歡使用原子筆,但兩者其實各有好處,何時用哪種筆就是適當地選用不同工具做不同的事情而已。
墨水筆有不少好處的:
1. 墨水筆依靠微絲管作用及地心吸力來出墨,只要筆尖接觸到紙張,不需額外用力便能書寫,很省力。原子筆依靠滾珠轉動把油墨帶出,書寫時要些力壓在紙上才能轉動滾珠,尤其長用時較易疲倦。(其實較高檔的原子筆芯,又或走珠筆也很省力的)
2. 雖說墨水筆無需用力書寫,但有些墨水筆nib有彈性,可透過適當用力,使文字線條起粗幼變化,看上去更具美感,更有表達力。
3. 有些墨水筆會配有特殊用途的筆嘴(如italic/flex/zoom/fude/double line等),可以做出很豐富的字體效果。
4. 墨水的顏色、種類亦遠比原子筆豐富,寫出來也常會有sheen(光澤)、shading(深淺色)等有趣耐看的視覺效果。
5. 普通原子筆芯不會被筆管套得很緊,因此書寫/繪畫時會感覺到線條有很細微的移位,亦會在落筆時發出「嗒嗒」聲。由於書寫/繪畫的線條本身也很幼(可幼至0.3mm左右),那個"細微"的移位,與只有0.3mm的線條相比,位移率又不是真的那麼微不足道,尤其對認真的畫家來講(完美主義,說明了Trail Studio的高品質是怎來的了 :p),而墨水筆則沒有此問題。
6. 墨水筆(又或貴價的原子筆)因為能負擔較高的設計及製作成本,產品很多樣化,有不同形狀、重量、筆管粗幼,對不同使用者的書寫體驗(舒適度)有很大影響。這是很個人的,特別貴的筆不一定特別舒適就手,但如果使用一般又幼又輕身的筆時有不就手、易倦的感覺,不防找這類粗身一點的筆試試會否舒適些。
Q: 墨水筆常漏墨、塞墨、出墨不順嗎?
A: 墨水筆與所有產品一樣,在製作時是有工差、不良品的(有機會再講講如何選購墨水筆),不少人的第一支墨水筆都會是較平價的產品,一分錢一分貨,有些平價品牌/型號易出問題,可能因此導致一些人對墨水筆產生不良印象也不出奇。但也有些情況是誤用所致:
1. 墨水筆的墨管很幼,小小的塵埃或生產時殘留的油脂都可能會對其造成阻塞。新買回來的筆,通常用清水加些洗潔精清洗一下nib & feed 會穩當些。切勿用有機溶劑,亦不要把零件浸在水中太久。
2. 存放、攜帶墨水筆時應平放、或筆尖向上。墨水筆夾位於筆蓋,又或是capless筆的筆夾位於筆尖的原因,就是要避免攜帶時筆尖向下。極多人批評墨水筆易漏墨,根本就是因為沒注意這一點。當然如果認為要確保這一點是件麻煩事,也許真墨水筆真的不是你那杯茶了。
3. 墨水筆不是任何墨水也可使用的,要認清楚專用的墨水。墨水筆通常使用的是dye ink,缺點是字體不太防水,但萬一乾涸了,清洗很簡易。另有一些墨水筆用的墨註明是pigment ink的,好處是防水(可用來簽重要文件 及 繪畫,因畫線後上色時不化水),但由於乾涸後不再水溶,筆塞了後會很難清潔,甚至要報銷(p.s.也是常見的printer報銷原因)。如不常用筆,應要避免使用pigment ink,間中才需要簽重要文件的話,原子筆的確是較好選擇。再另有些dip pen用的pigment ink/indian ink/calligraphy ink,是不絕應用在墨水筆上的。
4. 一支性能良好的墨水筆,墨水在關筆蓋後最少兩三星期也不會乾涸的,如墨水筆放在一旁一兩星期便乾涸,可能要考慮修理或乾脆放棄這支筆。
5. 如果擁有很多墨水筆,應把近期不用的筆先清洗後收藏。因為有些墨水是有腐蝕性(如iron gall ink),會傷筆的。
6. 把墨水筆帶上飛機使用的話,會易因高空氣壓不同而漏(甚至"噴")墨的,要避免一下(理論上入滿墨水應沒問題但我不求証了)。有些高價vacuum filler墨水筆設有閥門可大減氣壓帶來的問題,但如果不小心錯誤操作,看來還是會發生災難.......
Q: 網上有很多墨水筆的評測blog(主要都是外國的),可靠嗎?
A: 對於判斷一支筆是否適合自己很有參考價值,但卻不一定可靠。我覺得絕大部份blog友的分享是非常中肯的,只是有幾個較少人注意到,卻會影響可靠性的原因:墨水筆就像其他產品一樣,製造時每件產品之間會有「工差」,而墨水是流動性極高的液體,一些細微得肉眼無法分辨的工差會對墨水流動(筆的性能)有所影響。紙、筆、墨的配搭亦會很影響筆的表現,舉例有些人用了與筆不配合的墨水,導致出墨不順,卻誤會是筆的問題。再者,外國流行郵購,用家不能事先檢查後購買,他們遇到的出問題的筆,可能是零售商或托運公司造成的個別損壞。最後,筆並不像一般電子產品般會經常轉款並改用新名稱,相反在長長的產品周期中,可能會在中途更改了些許細節,又或依照舊款原有的所謂「血統」從新設計過,並「承繼」了原有名稱,因此一些外表相似而且名字相同的筆,結構或生產方式可能有很大差異,並不是真正同款筆。看筆的review一定要留意日期,如果相隔了兩三年以上,評測的準確度會減低。
Q: 為何外國的墨水筆blog友常用"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來試筆那麼奇怪?
A: 這句特別之處是包含了a-z 所有字母,能以句子的形式測試墨水筆書寫所有常用(英文)筆劃的表現。
Q: 墨水筆通常用extra fine/ fine/ medium/ broad (其實還有很多種類的)去標示筆嘴粗幼,不同廠之間有統一標準嗎?
A: 粗幼是沒有標準的,常見的情況是相同標示的日本筆嘴比多數歐美筆嘴幼一個碼。估計是由於日文(含漢字)結構比英文字母複雜,需要較幼線條之故。留意除了tipping大小外,如果筆嘴很wet(出很多墨)條線易化開,線條自然也較粗。看過有些歐美blog友認為部分日本筆較"dry"(如果說到nib dry得太過份,要留意他是否選了不配合的墨水),我估計其中一個原因是為了寫日文不想字體化開而作的考慮。
順便一提,越幼的筆嘴書寫時會越刮紙;粗些的筆嘴通常較流暢,但就算是很粗的嘴,出墨的slit仍然是窄的,要找對了sweet-spot,才會覺得流暢。我書寫時通常會加一塊軟墊,一來落筆時舒適點,二來可易些寫出線條粗幼,不過使用最幼的筆嘴時,則不建議加軟墊,這樣可避免幼筆尖崛進紙張,從而減低刮紙的感覺。
Q: 有不少歐美blog友對日本三大墨水筆品牌讚不絕口,真的嗎?
A: 日本三大品牌是Pilot, Sailor 及 Platinum (奇怪,竟然不是driver!)。或許日本與歐美在文化背景、筆商經營模式及理念有分別吧。在墨水筆的黃金時代過後,歐美不少墨水筆廠要麼掙扎求存,要麼關門大吉後品牌(空殻)被其他商家收購以圖再度利用品牌效應獲利,這可從各品牌的拼購中看出。歐美人工高,有些較平價歐美筆要靠代工製造或從其他廠買現成零件(包括筆嘴)組裝來節省成本。反觀日本人對工藝有些堅持(哈,我們Trail Studio也是),又或許他們因文化背景能維持到一定需求可薄利多銷,人工成本又較歐美低,以一支鋼嘴歐美筆的價錢,隨時能購得一支K金嘴日本筆。因此日本筆可謂很抵用,尤其nib有很多好選擇。而我呢,老實說,在書寫方便很喜歡pilot(我其中一支Pilot是 Custom743 FA,以非古董筆來說,此筆實難找到其他替代品)。但是日本筆的造型⋯⋯在我看來通常都實在太悶太沒特色了,我個人買日本筆只是為了其筆嘴特別而已,針無兩頭利呀。
Q: K金嘴一定比鋼嘴好嗎?
A: 站在豪華感的立場來說是一定的了。但在書寫體驗方面又未必一定。有人說真金是軟金屬,落筆時會有點彈性,舒適些。這通常對,但又不是絕對的。k金不是純金而是合金,合金的軟硬度會視乎其他金屬成份(如銀/銅)而異,筆嘴厚薄及形狀也會影響彈性。舉例說我手邊的Parker Duofold International k金嘴簡直是nail-hard的,而我另一支筆嘴較長的Parker Duofold Centennial則有些彈性。我亦擁有分別是鋼頭及k金頭的Parker 45, 兩者在彈性方面可謂分別不大。有人說k金頭在書寫時順滑流暢些,但要明白多數筆嘴,真正接觸紙的尖端是有一點堅硬耐磨的iridium tipping的,不銹鋼或k金都沒有真正與紙接觸,k金磨擦時順一點的說法不太成立。而我兩支同nib-grade的 Parker 45比較,鋼嘴那支反倒較暢順,我相信這個例子可以說明流暢與否,與打磨的關係較大。當然,我會相信金筆嘴因物料貴,製作打磨時也會特別小心;不銹鋼筆嘴則易出現較多粗製濫造的情況。我間中會買到有點刮紙的筆,改善方法就是自行修正,打磨一下,之後當然是掂晒啦,哈哈!
如果覺得墨水筆非常刮紙,可能是tines不對齊所致(肉眼不一定易察覺),剛買回來的話可考慮更換。
暫時先寫麼多吧,遲些看看能否講講如何選購、保養墨水筆。